东南大学漆桂林教授学术报告5月26日下午

发布时间:2018-05-23浏览次数:967

学术讲座【知识图谱研究进展与认知智能的思考】

  

时间:20180526(星期六)下午16:30-18:30

  

地点:理工北楼601报告厅

  

主办:福建省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重点实验室

  

主讲:东南大学,漆桂林教授

  

参加对象:数信学院、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重点实验室相关教师与研究生

  

专家简介:漆桂林博士是东南大学教授、博导,获得“六大人才高峰”资助。担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言与知识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知识组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是开放知识图谱联盟openKG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是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特约专家。是语义Web权威期刊Journal of Web Semantics的副主编和Semantic Web Journal的编委。他于2002年从江西师范大学获得基础数学硕士学位,2006 年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06 8 月至2009 8 月,在德国Karlsruhe 大学AIFB 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索引25(11篇第一作者)EI索引100余篇(33篇第一作者)。指导学生发表的一篇论文获得国际会议ICTAI2015最佳学生论文奖和CIKM最佳短文角逐奖。并且重视成果转化,获得了华为、百度等公司和研究所的资助项目,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授权,承担了5项军工项目,其中4项结题。是3个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和1个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并且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了由科大讯飞牵头的863课题“高考机器人”的一个子课题。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了欧美第七框架项目Marie Curie IRSES。在知识工程、大数据语义分析、知识图谱等领域有将近20年的研究和产业化经验。

  

报告摘要:随着知识工程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可以分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三个进阶。认知智能是最高级的形态,目前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正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转变,国外科技巨头谷歌、微软、苹果、FacebookIBM等均在进行认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而国内BAT公司也在抓紧这方面的布局。要实现认知智能,机器需要具备学习知识的能力。在本次讲座中,我将介绍新一代知识工程-知识图谱的相关技术进展。首先是给出知识工程的历史回顾,介绍什么是知识图谱;然后介绍知识图谱构建和推理相关的技术;最后,介绍知识图谱在智能问答和情感计算等认知智能研究方向的应用,并且给出未来认知智能发展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