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旧版回顾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优秀人才
    • 网络空间安全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人工智能系)
    • 软件工程系
    • 实验教学中心
  • 学科建设
    • 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博士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网络与信息安全(专硕)
    • 人工智能(专硕)
    • 软件工程(专硕)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科研制度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党团建设
    • 党建风采
    • 团学动态
  • 招生工作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管理入口|旧版回顾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科研制度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12
    2025-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韩星烁教授作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自动驾驶感知物理对抗攻击及防御方法时间:2025年6月13日(星期五)15:00-16:00地点:福建师范大学科研楼18#1004主办: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参加对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报告摘要:物理世界中的对抗攻击对自动驾驶系统的视觉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然而现有物理攻击多依赖静态触发器,缺乏灵活性和隐蔽性,且对深度估计等关键任务的研究相对滞后。本报告聚焦于如何更高效地发起物理世界中的对抗攻击,以及如何设计实际可用的防御机制。具体提出三项核心进展:一种可随场景变化动态激活的对抗样本,提升攻击的灵活性;一种无需优化的攻击方法,实现对双目深度估计的高效攻击;以及一种基于图像修复的防御机制,可在不依赖模型结构的前提下有效缓解攻击影响。我们将系统探讨这些技术如何揭示系统脆弱性,并推动更加稳健的视觉感知体系构建。报告人简介:韩星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动驾驶安全和人工智能安全。在IEEE SP、ACM CCS、USENIX Security、ISSTA、NeurIPS等CCF-A类会议/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 12
    2025-0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刘航呈博士后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多模态大模型的安全对齐:挑战与解决方案时间:2025年6月13日(星期五)14:00-15:00地点:科研楼18#1004主办: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参加对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报告摘要:随着大语言模型(LLMs)能力的拓展,多模态大模型(尤其是视觉语言模型,LVLMs)在图像理解、辅助问答等任务中展现出显著性能。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揭示,这类模型在引入视觉模态后,其原本在文本域建立的安全机制无法自然迁移,导致面对图像相关输入时表现出严重的安全性缺陷,甚至会在“看似安全”的输入组合下输出不当或有害内容,给实际部署带来巨大风险。报告围绕多模态模型的跨模态安全对齐问题展开,结合最新研究工作,总结了当前LVLM安全对齐面临的关键问题,并介绍当前几种代表性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与局限性。报告人简介:刘航呈,目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多个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包括 NeurIPS、ACM CCS、ACM MM、WWW、IEEE TIFS、TCSVT 等。
  • 05
    2025-06
    电子科技大学赵熙乐教授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Continuous Modeling Perspectivefor ImagingScience时间:2025年6月3日(星期二)下午15:00地点:线上#腾讯会议:112-779-265主办: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参加对象: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报告摘要:To tackleinverse problems in imagingscience, the regularizer, serving as an indispensablecornerstonein modeling, are usually introduced. In this talk, we will begin by reviewing the classical regularizers, including localregularizers, nonlocalregularizers, and globalregularizers. Wethenwill discuss the limitations of classical hand-crafted regularizers
  • 29
    2025-05
    暨南大学邓玉辉教授学术报告
    题目:细粒度跨层感知一体化云数据中心时间:2025年6月3日(星期二)上午10:00地点:线上#腾讯会议:826-654-545主办: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参加对象: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报告摘要: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低,PUE居高不下是当前数据中心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一直以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数据中心内运行的软件和业务应用彼此割裂,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动态的业务数据访问模式和静态的数据中心气流组织成为一对矛盾。报告将在云数据中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介绍我们的研究工作。包括:高效能一体化云数据中心的基本思想,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协同方法及基于动态气流组织的业务调度策略等。报告人简介:邓玉辉,1973年生,暨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数据存储、云计算及数据管理等方面的研究。2022年获华为难题挑战火花奖,2020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 年获 国际IEEE 大数据技术委员会Best Paper Award,2017 年获国际期刊JISE 年度Best Paper Award,研究成果进入EMC 2008 全
  • 08
    2025-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袁细国教授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大模型:从理论到应用——探索前沿与医学影像的融合时间:2025年5月9日(星期五)下午15:30地点:计网大楼507会议室主办: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数字福建环境监测物联网实验室参加对象: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相关专业老师和学生报告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模型已成为当今科技领域的前沿热点。本次报告将系统介绍大模型的发展历程、基本理论,并重点聚焦其在医学影像处理中的创新应用。报告首先回顾大模型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的神经网络逐步演进到如今的Transformer架构,梳理其技术演进的关键节点。接着,深入剖析大模型的核心理论,涵盖架构设计、预训练与微调策略,以及Transformer架构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此外,报告还将详细介绍DeepSeek等新兴大模型的特点与创新之处,探讨其如何推动大模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报告将聚焦大模型在乳腺癌动态光学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实践,探讨其如何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乳腺癌的诊断水平以及新辅助化疗的效果评估。报告人简介:袁细国,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PI团队负责人;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研究员;2011年获西
  • 31
    2025-03
    绍兴文理学院吴宗大教授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计算机青椒的文理交叉之路——浅谈社科类项目申报体会时 间:2025年4月2日(星期三)下午16:00地 点: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301会议室主办: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参加对象: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报告摘要:计算机青椒的文理交叉之路——浅谈社科类项目申报体会,报告包含两个内容:1. 基于人工智能推进学科交叉的计算机学科建设探索;2.计算机教师如何申报社科类项目:个人申报体会。报告人简介:吴宗大,198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绍兴文理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系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领军人才、浙江省之江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高校领军高层次拔尖人才、绍兴市高级专家、绍兴市特聘专家、绍兴文理学院鉴湖特聘教授A类等,兼任浙江省信息资源管理学会副理事长、绍兴市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绍兴市智能感知与网络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 12
    2024-12
    上海交通大学宋利教授学术报告
    题目:AIGC研究前沿及进展时间:2024年12月13日(星期五)下午15:00地点:科研楼18号楼1004学术报告厅主办: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福建省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重点实验室参加对象: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报告摘要:本次交流围绕生成式AI的最新进展以及AIGC的技术前沿发展,结合主讲人所在团队的近期工作展开介绍和讨论。汇报内容包括:1、GenAI的技术简史;2、大语言模型的发展;3、AIGC特别是文生图像和视频的进展;4、AI近期的动态和下一步的发展路径思考。报告人简介:宋利,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图像通信与网络工程研究所副所长,IEEE 高级会员,研究方向是媒体计算与通信、生成式视觉AI。他也是教育部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为,阿里,腾讯,字节,蚂蚁等行业头部公司开展多项技术合作。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谷歌H指数33。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1)、日本大川基金研究奖
  • 24
    2024-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彭浩教授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网络内容认知与行为对抗技术时间:2024年10月25日(星期五)下午14:30地点:计网大楼511会议室主办: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字福建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公共服务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加对象: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报告摘要:本报告将从以下方面具体展开:网络内容认知的关键技术有哪些?互联网舆情传播规律是什么?如何实现小样本的突发舆情早期检测?互联网舆情事件的传播与水军关系是什么?互联网水军行为监测面临的技术挑战与应对措施?如何实现高精度、跨平台、跨模型的网络水军行为检测?如何实现大模型背景下社交网络的对抗博弈?报告系统性的覆盖主讲人近五年在WWW、SIGKDD、NeurIPS、TPAMI、JMLR、TOIS、TKDE等发表网络舆情事件监测、用户行为异常检测、网络水军对抗等新理论、方法和模型,以及应用系统介绍。报告人简介:彭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优青。主持国自然、重点研发等科研项目课题40余项。研究领域包括网络舆情与内容安全、大数据异常检测、强化学习智能博弈等。近五年在IEEE TPAMI、TK
  • 22
    2024-10
    北京邮电大学周琳娜教授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大模型安全评估与风险管控时间:2024年10月24日(星期四)下午14:30地点:计网大楼507会议室主办: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字福建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所 福建省公共服务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加对象: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报告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原理上所具备的高度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多样性带来了对其安全评测和风险管控的难题。本报告探索了大模型全维度安全风险测评数据集及评测体系构建、面向大模型全生命周期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技术体系构建、基于动态博弈和意图识别的大模型安全防御与反制技术、基于社会价值的大模型自主对齐和安全增强技术等关键研究内容,期待能有效地解决上述大模型安全评估与风险管控所面临的问题,提升对大模型的安全风险的防控能力。报告人简介:周琳娜,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理事、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专业标准化防伪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安全、金融安全与监管、多媒体内容取证、信息隐藏、网络行为安全、区块链
  • 22
    2024-10
    浙江工业大学王万良教授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时 间:2024年10月23日(星期三)下午14:30地 点:线上(腾讯会议:609-781-855)主办: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参加对象: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报告摘要:人工智能教育是“人工智能+行动”的基础,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探索面向文理工科等不同专业、本硕博不同层次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设计及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报告人简介:王万良,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首批教学名师,浙江省杰出教师。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人工智能导论”负责人、首批人工智能课程国家级虚拟教研室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自然计算与数字智能城市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8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新形态教材6部。编著的《人工智能导论》(第5版)获首届国
  •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98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10 跳转到 
快速导航
Navigation

  • 校内vpn

  • 邮件系统

  • 教学日历

  • 图书馆

电话:0591-83503733邮箱:ccs@fjnu.edu.cn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乌龙江中大道18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版权所有 © 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友情链接
  • 福建师范大学
  • CCF图书馆